海关总署8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7月单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较6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月度增速新高。这一积极态势延续至累计数据,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即使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外贸依然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月度表现亮眼,结构持续优化
7月份进出口双双实现良好增长,出口增速达8%,连续第五个月保持在6%以上;进口增长4.8%,连续两个月呈现增长态势。国际媒体如路透社分析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中美关税暂缓窗口期积极安排出货,成为拉动7月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进口逐渐回暖,亦表明国内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正在显效,内需持续改善。
细分进出口产品结构,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出口总值比重稳定在六成。其中,集成电路、汽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分别增长21.8%、10.9%和1.1%。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有所下降,但机电产品进口值实现增长。
外贸主力军活力迸发,"朋友圈"日益多元
经营主体结构显示,民营企业继续担当外贸主力军角色。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1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7.1%,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7万家,同比增长8.5%,占全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7.2%。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也保持了2.6%的增长。
从贸易伙伴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前7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4%、3.9%、17.2%、16.3%。其中,与东盟、欧盟的贸易总值合计占近我国外贸总值的三成。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5.5%。相对而言,中美贸易同期下降11.1%。
创新驱动与新业态赋能增长动能
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6.4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外贸总值的64%;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分别增长6.3%和6%。
外贸领域的"含新量"也在不断提升。前七个月数据显示,除机电产品占主导地位外,出口高端机床同比增长23.4%,被称为"新三样"的新能源相关产品出口增长14.9%。作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全国近七成的数字照相机、超八成的3D打印机,同时进口了全国超四成的存储器和超六成的电脑处理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空调、电风扇在内的"清凉产品"成为近期出口亮点。前7个月,空调、冰箱、电扇、折叠伞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9%、2.3%、2.1%、5.9%,其中对欧洲的空调出口大幅增长28.9%。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便携式空调产品利用无需安装、可移动的特点,填补了欧洲部分老旧建筑的市场空白,其新一代产品在欧洲销量实现164%的显著增长。
主动应对挑战,筑牢发展底气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广大外贸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开拓精神。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分析认为,外贸稳中有进的背后,既有政策的强力支撑,更离不开企业的主动突围。"7月处于中美关税暂缓期内,外贸企业充分利用了这一窗口期优化产品组合、抢占市场份额,并加速开拓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有效分散风险。"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牛立群对此深有感触:"等不是办法,得主动找新航道!"在政策支持下,公司积极拓展欧洲和新兴市场,当前订单已排至四季度。
专家指出,虽然外贸增长形势趋于改善,但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未来需鼓励企业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并积极拥抱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全方位提升外贸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凭借多元稳定的国际市场布局、持续提升的创新产品竞争力以及灵活应变的外贸经营主体,我们有充分的底气、坚定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以赴推动实现全年外贸工作目标。

云南桀睿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专业进出口报关、国际贸易结算、进出口单证办理、进出口物流配送、货物仓储、中缅专线物流等,全力打造成为“外贸门到门一条龙”的外贸综合服务体。
电话:4000-888-707
传真:0692-4116315
邮箱:yunnanjierui@163.com
网址:www.jieruifwdr.com
杨经理 手机:19526696809 QQ:231654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