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阶段,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副司长杜朝新今日在接受专访时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始终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的基本原则,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最新数据显示,封关准备工作已完成90%以上,10个"二线口岸"全部通过国家验收,智慧监管平台已实现与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协同对接。
在通关便利化改革方面,海关创新推出"径予放行"模式。封关后,对不涉证、不涉检的"零关税"货物和保税货物,申报数据将从现行105项精简至33项,通关时效预计提升70%以上。海口海关副关长田涛介绍,该模式自2020年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以来,已累计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超12亿元,未来将扩展至全岛实施。同时,"二线口岸"出岛申报项目同步优化,从105项压缩至42项,并创新实施"分批出岛、集中申报"机制,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风险防控体系呈现三大创新亮点:首先是建立"双闭环"监管机制。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对全岛7.8万家注册企业实施信用分级管理,对2.3万类商品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形成"企业信用+货物风险"三维画像。其次是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联合28个部委建立享惠主体资质备案、违规处置等9项协同机制,实现从企业注册到退出的全程追溯。再者是强化"沙盒测试"应用,在封关前窗口期已完成"零关税"、加工增值等政策模拟测试127次,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39处。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实现重大突破。根据新发布的税收征管办法,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鼓励类产业企业,加工增值计算标准从"增值30%"调整为"达到或超过30%",并明确公式要素价格认定规则。以某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例,其使用进口锂电池在琼生产电动车,若增值达31%即可享受关税减免,预计年节省成本超8000万元。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42家企业完成备案,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
在监管布局方面,海关构建"10+4+N"立体化监管网络。除海口港、三亚港等10个"二线口岸"设置智能卡口外,还在岛内建立4个海关监管作业中心和N个电子围栏区域。通过部署5G智能关锁、AI视频分析等新技术,实现对免税品、保税油等重点商品的全程可视化监管。杜朝新特别指出:"全岛封关不是物理隔离,而是通过电子围网实施精准监管,确保'一线'放开与'二线'管住有机统一。"
财政部同步优化税收政策体系,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负面清单管理将覆盖74%的税目,较现行21%大幅提升。离岛免税政策持续升级,年内将新增3家免税店,并试点岛内居民日用消费品"零关税"正面清单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这些举措将推动海南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目前,海关总署已制定58项配套实施细则,组建300人专项工作组驻琼指导。杜朝新强调:"我们将以'首战即决战'的决心,确保封关运作平稳过渡,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筑牢安全屏障。"

云南桀睿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专业进出口报关、国际贸易结算、进出口单证办理、进出口物流配送、货物仓储、中缅专线物流等,全力打造成为“外贸门到门一条龙”的外贸综合服务体。
电话:4000-888-707
传真:0692-4116315
邮箱:yunnanjierui@163.com
网址:www.jieruifwdr.com
杨经理 手机:19526696809 QQ:2316541978